電抗器磁場干擾問題的產生背景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使用的電氣和電子設備越來越多。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各種電子設備的應用也越來越廣,而這些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很差,再加上經濟的發展,在電磁環境上又增加了新的激化矛盾的因素.例如,電力輸送和通信網絡各自發展,相互交叉機會急劇增加,城市地下網線的限制,必然形成錯綜復雜的相互干擾的系統;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環境的關注更為迫切,電磁場的生態效應,電磁場對人類生活必需的通信、廣播、電視、“信息高速公路”等的影響,都己成為應該優先考慮的制約條件。因此,電磁兼容問題就成為一個受到廣泛關注的多學科的結合點,成為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技術發展課題之一。
在現代化的電力系統中,隨著電網的高速發展,作為保護和調節、穩定系統的主要設備——電抗器,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鐵心電抗器中由于鐵心的存在使得絕大多數磁力線被控制在鐵心中,漏磁少,一般不會對周圍產生電磁污染,不會影響一些控制設備的正常工作。但是空心電抗器無閉合磁回路,磁場發散嚴重,很容易穿透大多數物體,如建筑物或人,且不受這些物體的干擾,對周圍有較強的電磁污染。從而導致在電抗器本體和周圍導體中產生渦流和形成環流,造成損耗的增加和溫度的升高,最主要的是因強磁場而引起操作機構的誤動作。當這樣的電抗器具有較大容量時,還可能對一定范圍內的基于CRT(Cathode Ray Tube陰極射線管)原理的顯示器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比如普通的計算機顯示器、電視機等的圖像或文字顫動和漂移!缎畔⒓夹g設備抗擾度限值和測量方法》(GB/T17618.1998)規定lA/m為CRT顯示器工頻磁場抗擾上限。
為了解決電抗器對周圍設備造成的影響,可以更換抗擾能力更高的設備,如把CRT顯示器換成液晶顯示器,但液晶顯示器在清晰度、色彩等方面的不足,使許多專業設計人員不愿意使用,在許多場合液晶顯示器還不能取代CRT顯示器。而且這并沒有從根本上削弱設備所處的電磁環境,更換設備所需成本也較高。
對磁場進行屏蔽可以有效的減小影響。這里選用金屬(如鋁、銅、鋼等)板作為屏蔽材料,先計算得出電抗器在周圍產生的磁場,然后在電抗器與設備之間增加屏蔽裝置,再通過數值計算得出有屏蔽時的磁場強度值。調整金屬板的位置,找到滿足屏蔽要求的最佳方案。根據電磁感應定律,電抗器產生的變化的磁場在金屬板中產生一個三維的渦流場,使外部磁場分布發生變化。所以也就是計算一個有外加源電流的三維開域渦流場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