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抗器匝間絕緣缺陷的創新檢測技術 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作為變電站設備的組成部分,對于電網的穩定運行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在長期運行狀態下,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絕緣問題,因此,及時發現并更換有缺陷的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十分必要。

統計表明,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事故中有90%是因匝間絕緣缺陷所致。以2012年上半年為例,南網系統內各單位陸續上報了多起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故障,而多數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故障為匝間短路引起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起火燃燒,給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較大隱患。
廣東電抗器匝間絕緣缺陷——新的檢測技術,填補試驗空白
目前,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匝間絕緣缺陷的常規檢測方法包括直接施加工頻電壓法和雷電沖擊電壓試驗。直接施加工頻電壓法采用試驗變壓器對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施加工頻電壓,考核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匝間絕緣耐受過電壓的能力,由于補償電容過大,現場無法使用。而雷電沖擊電壓試驗作用時間較短,能量較低,外觀檢查難辨別,同時匝間短路引起的電參數變化量小,從雷電沖擊波形也難以辨別。GB和IEC標準推薦了高頻脈沖振蕩方法,但同時規定了可以用雷電沖擊代替,高頻脈沖振蕩方法在國內從未開展過,國外僅美國能夠制造高頻脈沖振蕩試驗裝置,而且此裝置體積龐大,并不適于現場試驗。
基于此,目前國內的交接和預試規程并未對干式變匝間絕緣做出試驗要求,其絕緣性能僅僅由設備本身的質量來保證。然而,某些廠家生產的干式變本身質量存在缺陷,而現場運行情況又比較復雜,多種因素導致了干式變的匝間絕緣問題頻繁發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廣東購置了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匝間絕緣缺陷檢測裝置。該裝置可以通過LC振蕩電路的衰減特性來實現檢測功能。
當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匝間絕緣良好時,振蕩電路的電阻很小,衰減周期較長,衰減指數較小;而當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匝間絕緣被擊穿會使回路電抗減小,電阻增加,從而使得衰減周期變短,衰減指數變大,將此時的衰減曲線和正常情況下的衰減曲線對比,即可檢測出絕緣缺陷。如圖1所示,黑色曲線為絕緣良好時的標定衰減曲線,而黃色曲線為匝間絕緣有缺陷時的衰減曲線。
為了量化判據,我們對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不同位置故障時的曲線變化情況進行了統計,并依此設定了參考標準,從而進行有效的檢測,填補了該項試驗的空白,大大增強了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運行的可靠性。
廣東電抗器匝間絕緣缺陷——自動控制方式,高效集成理念
廣東供電局購置的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匝間絕緣缺陷檢測裝置接線簡單,具有比較高的集成度,試驗人員只需經過簡單的培訓就能夠順利操作。在試驗過程中,裝置可以進行智能控制,從而使得整個試驗都可以自動的完成,同時此儀器能夠對試驗結果自行診斷,只需設定限制參數,無須人為分析,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更為重要的是,一般的高頻脈沖振蕩方法采用球隙放電的方式來形成振蕩回路,這種方式放電會產生電弧,使振蕩曲線產生大量毛刺,不利于結果分析,而該裝置采用高壓電子開關的分合來形成振蕩回路,其電子開關是目前國內唯一放電等級測試達到200kV的便攜式電子開關,從而消除了球隙放電的不利影響。另外此裝置還能大量存儲測試數據,能夠為以后的分析提供足夠的歷史數據做參考。
這種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匝間絕緣缺陷檢測裝置的國內唯一可以智能精確檢測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匝間絕緣缺陷的裝置。目前,該裝置已經在廣東電抗器抽檢了700余臺已投運的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發現了3.88%的缺陷率,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廣東供電局率先購置了這種檢測裝置,并掌握了這種新的電抗器(主要指串聯電抗器與進線電抗器)匝間絕緣的試驗方式,走在了國內省市級供電局的前列。
本文由電抗器http://www.691dzc.cn/原創,轉載需注明出處! |